数字能源网
数字能源网

7个关键词,直击全国两会中的综合能源服务之音

  • 2024-03-13

3月5日,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批准了这个报告。


报告指出,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新征程上,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美丽中国,需要能源的综合利用,能效的提升,需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需要综合能源服务在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能源行业如何有所作为?两会中,代表委员提了哪些与综合能源服务的有关的提案和建议?综合能源服务在今年将有发展空间……IESPlaza综合能源服务网进行了相关整理,以供综合能源服务商参考。


其中《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能源的看点已经做过梳理(点击查看:https://www.iesplaza.com/article-11539-1.html),下面我们将以“关键词”的形式,汇总两会中有关综合能源服务的提案和建议。


关键词1

源网荷储一体化


业内认为,源网荷储一体化有望成为未来新时代能源发展的主流模式。然而,在推行过程中,一些矛盾逐渐显现,投资主体、编制单位对一体化项目的内涵思考得不够清晰,很多企业把源网荷储作为拿到新能源指标的一种方式。再次,电网企业对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存在一些顾虑,技术关系、经济性关系等仍需进一步研究。如何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推进全产业链控能降本减碳增绿提效。代表委员们这样说:


全国政协委员刘国跃:加速多元供给体系建设,夯实基础保障,培育系统发展新形态,创新模式保障,推动体制机制革新,筑牢制度保障,加速源网荷储科技创新,强化技术保障。


全国政协高洁:推动新能源有序友好发展。建议国家能源主管部门按照“全网统筹、保量稳率”,合理安排新能源发展规模、布局和时序。完善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技术标准、管理制度、市场机制,公平承担调峰调压、事故备用、交叉补贴等社会责任。


全国人大代表张新:一是为了更好服务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落地实施,他建议加强行业专业指导。充分考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需求和项目经济性、可行性需求,加快制定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接入电网的技术标准(规范),共同开展规划、设计、建设、调度、运营等一揽子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二是建全“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配套的电力市场机制。加快现货试点地区率先探索储能和负荷侧资源参与现货市场,赋予储能和负荷侧资源独立市场主体地位,循序渐进逐步参与市场交易等规则的落地实施。三是建议补强新能源富集地区网架。压实各主体责任,鼓励合资合作。明确电源企业、电网企业、电力用户、负荷集成商的具体职责,建立并完善评价标准和考核规则,引导市场收益在各主体间合理分配。建立长效沟通机制,鼓励多方主体合资合作,共同开发“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项目,实现互利多赢。四是拓展“源网荷储一体化”涵盖范畴,将输配电网纳入项目之中。鼓励电网企业发挥输配电网资产作用,参与“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开发,通过局部输配电网对源、荷、储的协调互动,提升电力局域平衡能力和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琦:一是加大绿电平台建设,通过市场化交易手段将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直接与需求侧用户连接起来,有效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规模扩大和绿色发展。二是完善源网荷储一体化政策法规,进一步降低传统制造业的用电成本,提高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及再投资的积极性。三是建立行业协会,加强对制造企业在新能源发展中的支持,引导企业良性循环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推进节能工作,强化绿色低碳,以实现新能源市场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关键词2

虚拟电厂


随着政策的推进,我国虚拟电厂建设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期。2023年,多个地区的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响应服务,取得良好的调峰调频效果。未来,随着新能源车充电网络的快速发展,虚拟电厂将承担更加坚决使命和任务。如何推动虚拟电厂进一步发展,代表委员们有哪些提议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邵丹薇:整车和充电设施的发展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未来,充换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望持续推进。邵丹薇委员建议,要发挥好充电网作为虚拟电厂的主体作用,应允许充电网以独立经营主体身份参与虚拟电厂交易;要鼓励光储充智能微电网的发展,力争新能源车充新能源电,实现全链路的绿色低碳。特别是农村电网比较薄弱,可以在农村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实现微电网的能源补给。


全国人大代表李郁华:鉴于目前《关于建立健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的通知》已经紧急叫停用户侧分摊,为了确保现有电力保供能力不降低,在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前,建议继续开展储能、虚拟电厂、可中断负荷等顶峰服务。


关键词3

智慧能源


全国政协常委李家杰:科技创新对提升我们国家智慧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就此提出以下建议:一,光伏、储能和绿氢是未来清洁能源新的基石,建议构建创新联合体以完善研发创新生态链。比如,围绕储能方向,以“揭榜挂帅”方式调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各方面积极性,推动储能材料、单元、模块、系统、安全等基础技术攻关,并支持有条件企业联合产学研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二,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例如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前瞻布局产业创新载体,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智库机构等;三,因地制宜,支持有条件的省市,先行先试,打造一批“新型智慧能源系统建设试验区”,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示范推广。


全国人大代表李寅:清洁供热产业正加速向新型智慧供热产业转型升级。然而新型智慧供热建设补贴、专项资金支持及贷款便利等政策相对缺少。缺乏指导性、权威性的政策、标准、规范及技术导则。同时指出,当前供热系统采集、处理、分析大数据能力不足,尚未充分挖掘和利用供热数据的价值,并为系统自动控制和决策提供支持。供热智能化的系统性尚待完善。新型智慧供热试点物联网设备应用较少,深度学习、数据融合等人工智能算法运用较少。他建议:应充分重视系统节能减碳、提质增效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加速构建新型智慧供热系统,通过智能化调整实现系统整体的节能降耗,进而降低供热行业碳排放。一、完善标准和规范体系。二、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坚持开源节流。三、多措并举,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供热企业资金难题。四、提升供热系统综合智能化水平,充分挖掘供热数据价值。五、加强行业监管,保障供热计量改革稳步推进。


关键词4

能源数字化


全国人大代表曹景芳:加快能源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能源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是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发电行业要积极推动能源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关键词5

多能互补


全国政协委员马建华:为了加快推进西南地区水风光多能互补发展,建议强化以下四项措施:一是全面普查、摸清家底;二是统筹规划、协同发展;三是联合攻关、科技支撑;四是政策引导、两手发力。力争通过20~30年的不懈努力,建成我国西南地区水风光互补清洁能源基地(2030年总装机4.3亿千瓦以上,2050年总装机6.6亿千瓦以上),为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6

绿证绿电


全国政协委员杨长利:由于核电企业无法提供绿证等官方证明,目前难以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绿电消费需求,全社会绿电供应面临制约。在“双碳”目标牵引下,全社会绿电消费意识逐步提高。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开始试运行并即将正式实施,使用绿电生产的商品更具国际竞争力,有助于在国际贸易中规避关税壁垒。国内外减碳形势促使企业等各类主体对绿电需求不断增加。他认为,核电未被纳入我国绿色电力体系,其参与市场竞争面临挑战,进而影响核电低碳价值的有效发挥。为此他提议,将核电纳入绿色电力体系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水电纳入绿证的政策实践也给核电纳入提供了有益借鉴。


全国人大代表高纪凡:建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部委加快探索分布式(户用)光伏的绿证认证、核发、交易机制,鼓励分布式(户用)光伏探索绿电交易,进一步凸显分布式(户用)光伏发电的环境价值属性。


全国人大代表曹仁贤:由于电力市场机制尚不完备,可再生能源投资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影响了未来投资信心。全国人大代表曹仁贤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建议,稳定可再生能源发电电价,并加快绿电绿证交易市场建设。此外,他还就扩大自愿减排交易范围,进一步健全完善碳市场提出建议。


全国政协常委南存辉:因户用光伏参与绿证绿电交易存在绿证申领障碍、数据计量和统计体系不健全、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未能发挥其最大作用。建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进一步优化绿证核发及交易机制,加快研究制定聚合代理模式参与绿证市场的相关政策,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专业代理机构将分散的户用光伏电站聚合起来参与绿证核发和交易,解决农户积极性不高、开发和交易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升绿证市场的参与度和活跃性。南存辉同时建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应加快完善绿证核发监测和计量体系,打通绿证核发平台与电网数据,提升绿证核发效率。研究制定可再生能源电量第三方核证机制,实现分布式电站自发自用电量的绿证核发,全面落实绿证全覆盖。此外,南存辉还建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机构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同时完善分布式电站绿电交易机制,确保入市的分布式电站可以通过绿电收益来减小电力市场的冲击;加快推进绿证绿电与碳核算、碳市场、碳足迹的有效衔接,推进电碳市场互通互认等。


全国政协委员蒋颖:建议加强中国绿证国际认可度,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一是建立绿证追踪和监督体系,提升中国绿证的可信度。二是明确主要监管部门各自职责,推进绿证与碳市场的协同度。三是加快制定国际互认实施细则,促进试点在重点外贸易区域实施落地,进而推广到全国,提升中国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7

分布式能源


新能源发电成本大幅降低,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奠定了经济性基础,然而新能源消纳成为制约新型电力系统和“双碳”进程的主要因素,分布式新能源接入问题被广泛关注,亟待解决。


全国人大代表钟宝申建议:进一步创新新能源发展模式和相关机制,将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一体化范围由增量扩至存量。开展存量用电负荷绿电替代。试点“存量火电+高比例新能源+用户”的平衡组模式,从源头解决火电调节新能源补偿机制,从局部到整体实现高比例新能源。


全国人大代表陈安伟:建议要因地制宜、统筹协调,科学有序开发分布式新能源资源。开展分布式新能源资源普查,充分结合当地经济、能源、产业等配套情况,科学合理制定分布式新能源发展规划,加强审批备案、投运调用、管理考核等工作,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发展贴合实际,实现与地方发展、能源体系协调并进,促进绿色能源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更好支撑能源安全保供。


要健全分布式新能源交易的市场机制和价格体系,有效平衡各方权益,推动社会共担共享。按照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积极建设多层次市场体系,健全分布式新能源参与现货、辅助服务、绿色电力交易等市场机制和价格体系,共同承担系统运行费等能源系统成本,依托市场主导、各方参与,促进社会效率效益提升、资源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