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一时间,能源数字化项目火热,能源企业、互联网公司等巨头纷纷入场,激活了“数字能源”万亿市场。
另一厢,随着“3060”的逼近,“节能降碳”成无数终端用能单位戴在头顶的“紧箍咒”,他们不得不面对“改造”或“淘汰”的单选题,而“能源数字化”,则是他们的答题利器。
能源数字化大考已开启,无论是用能单位、数字能源企业还是综能服务商,都将拿到自己的考卷。在这次大考中,能源数字化企业都将面临哪些难题?
第一题:高投资=高回报?
“当前,部分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条件并不理想,存在设备陈旧、管理落后、自动化程度低等现象,因此在进行数字化改造前,需事先补齐短板。”近日,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IESPLAZA综合能源服务网采访时说道,“这也就意味着,用能方进行数字化改造,也是有成本的,而且不低。”
要想真正的发挥数字化技术在节能降碳方面的效果,用能方需具备以下特质:
第一,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利润与现金流。第二,有切实的内在动力进行数字化改造,如企业的管理成本、人力成本很高,确实需要数字化技术来降本增效。第三,管理层有对能源数字化的认知。
“许多企业第一条就满足不了。”该业内人士补充道。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高投资是否能带来高回报,是用能单位首先要算的经济账,若能通过能源数字化改造为用户带来切实的利益,将大大提高用能单位配合度。
与此同时,数字能源企业也面临着投资与回报的难题。
首先,能源数字化的服务商也面对“短期”与“长期”的矛盾,需要抉择“是做大而全的平台还是生态中的一个环节”等问题。
若一开始就选择搭建“大而全”的平台,初始成本则会非常高。而若只盯着“小业务”做,则会在后续业务拓展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节约短期成本,部分数字能源企业选择搭建“小系统、小方案”,与用户做“一锤子买卖”,由于“地基打得不好”,导致用户后期反复投资,造成巨大浪费。
此外,能源数字化行业存在人力成本高的问题。当前,各企业储备的人才多为原有业务方向,而能源数字化涉及领域广,需要懂能源、懂数字化技术、懂现场的“杂家”,这类人才在整个行业内都是非常稀缺的,“物以稀为贵”,有业内人士透露,一个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年薪可达200万,对许多中小型企业来说这是“天价”。
对数字能源企业来说,数字化的产品和服务一定要建立在业务盈利基础之上才能有生命力,然而,当前许多企业的数字化业务短期内很难形成高附加值。
“我们做数字化产品还是要立足于业务盈利基础之上再来做产品和服务,每年持续的投资,对于很多数字能源企业,特别是用户而言,是实现不了的。”
第二题:海量的数据=有效的数据?
在综合能源服务行业,数据可以用“海量”形容。
随着传感器、大模型、仿真平台、物联网等设备与技术的发展,数据的采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解决。然而,要维持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数字能源企业需花费许多功夫与成本。
要保证数据的有效性,数字能源企业需解决以下问题:
1.如何让用户自愿贡献出真实数据?部分实力雄厚的企业采用“砸钱”战术,然而,砸钱只是第一步,如何砸了钱又能产生价值,让用户切实体会到收益才是最核心的问题。
2.如何实现数据共享?能源对国家而言是基础经济命脉,对政府涉及能源安全,对用能单位涉及商业机密,数据有着非常高的安全壁垒。当前,亟需建立面向数据流通全生命周期、全流程、全景式的多方参与良好协同的数据流通体系。
3.如何提高数据挖掘能力?能源企业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生产经营过程的数据流价值优化自身的决策输出,从而提升能源生产、传输、交易与消费的运营效率,最终提升能源企业的经营效益和提升能源行业的资源利用率与生产安全性。
4.如何保障数据安全?能源的数字化转型,尤其是物联网技术在能源基础设施、用电设备中的广泛应用,将会增大能源系统中潜在的“网络攻击面”,增加网络安全风险。因此,许多能源企业都将信息安全作为数字化转型中的最为重要的领域。
与传统能源行业相比,综合能源服务涉及的数据采集、分析和管理更为复杂、多样,困难,只有充分掌握足够广度、深度和颗粒度更高的相关数据,才能真正地让“海量数据”成为“有效数据”。
真正的问题,不只是技术
数字化技术并不能解决综合能源服务业务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一切革新的出发点,还是要落脚到“用户”与“服务”。
综合能源服务范围很广,横向有冷、热、电、气、水,纵向有源、网、荷、储,涉及建筑、工业、交运输业等多个领域,有特殊的专业性壁垒,这是互联网企业很难介入的一个维度。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数字化的应用跟能源系统本身的需求是脱节的,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即很多数字能源公司能做数字化业务,但是不能很好的支撑能源系统。
“综合能源服务系统的定制化需求、综合性要求很高,数字化技术要做到‘量体裁衣’,既要节能减排,有量化的指标,又要保证用户的舒适度,从这个角度来看,能源数字化发展的空间非常大。”国网上海综能总经理张春雁在第二届综合能源服务暨能源数字化大会上说道。
数字化与能源相结合,该如何实现1+1>2?
张春雁提出,合作是一味“良药”。“现阶段,综能服务商、互联网企业等主体要深度合作,共同培育、长期深耕,才能实现综合能源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长期发展。”
一个参考答案
根据国网能源研究院测算,预计2025年,综合能源服务市场潜力约为0.8万亿元至1.2万亿元,处于快速成长期。以港华能源等为代表的“综能新生力量”也闯入这一赛道,成为不可小视的参与者。
天然气公司进入电力领域,最大的优势就是安全可靠的服务基因。目前,港华智慧能源服务于全国100多个城市,有40万工商业客户和3000多万居民客户,服务于中国一亿人口。
同时,港华能源具备极强的集成能力与卓越的运营能力,能快速打通上下游,联合头部设备企业进行生态合作,帮助客户实现价值闭环。
2023年11月17日,港华能源与腾讯云联合打造的港华智慧能源生态平台“碳汭星云2.0”升级上线。
依托港华能源近百个零碳智慧园区的场景,腾讯云的超强连接、大模型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碳汭星云2.0”平台打破了园区的数据孤岛,进一步提升智慧用能的数据治理、应用集成和复制推广能力,为帮助零碳智慧园区、工商业用户和低碳工厂项目创造更多的价值。
“碳汭星云2.0”基于腾讯云TCHouse分布式数据库及WeData一站式数据开发平台,整合了包括数据集成、数据开发、数据质量、数据运营和数据安全在内的一系列数据开发治理能力。
借助一站式应用集成平台腾讯轻联,极大地提高了园区的接入效率。平台上已有的应用落地到新的园区,从原来的1周压缩到1天;新开发的应用接入到园区,时间从1个月压缩到1周。目前,“碳汭星云2.0”已接入近100个园区、超500个智慧能源项目。
港华智慧能源执行董事暨可再生能源营运总裁邱建杭博士表示,“碳汭星云2.0”所具备的高性能、高兼容性、高集成度,可以使其在多个园区中实现快速复制与推广。”
新平台的上线,是腾讯和港华共同提交的一张“能源数字化”答卷。
上一篇:增量配电,新能源消纳新可能
下一篇: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难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