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能源网
数字能源网
您的位置:首页>分站>地热能

地热农业落地了 ——四川遂宁安居区政协为地热赋能建设天府粮仓汇智聚力

  • 2023-10-10

10月9日,记者走进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在美丽的琼江河畔,座座青山紧密相连,块块良田星罗棋布,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一座座耀眼的放空火炬,这里有全国最大单体海相整装气藏——安岳气田磨溪区块龙王庙气组藏106口矿井中的66口,以及丰富的地热资源。

2022年4月,区政协委员邹远新在三家镇大米园区走访时,放空火炬熊熊燃烧的火焰引起了他的注意。经过进一步深入了解,邹远新的脑海中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地热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随后,邹远新找到了全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长李忠权教授。次月,李忠权教授便带领专家组入驻安居开展地热调研,相关成果引起了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地热+农业”是新兴产业,放眼全省、全国都没有相对成熟的案例,如何把新产业落实落地、做大做强?区政协闻令而动,发动委员利用在各自行业的专业水平和资源,通过专题调研、民主协商、对接提升等方式,积极推动地热园区建设,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安居样板。

地热园区要建设,首先要保障可行性。为此,邹远新再次联系李忠权教授,并促成安居区与成都理工大学达成《地热合作协议》。区政协委员李富贵、陈小兵、刘雨等纷纷通过参加调研、撰写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提出了“综合分析地热源,详细计算地热功率,有的放矢开展地热农业产业布局”“应多与专业院校合作”等意见建议25条。最终促成相关部门确定以磨溪210井为热源点,采取错峰供能方式解决热能供给不足的问题;与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院校合作,推动地热园区各项技术和项目快速落实落地。

按照规划,建设地热园区需要推进11个项目,包含高标准农田改造、宜机化建设、道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工程量大、涉及群众多、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安居政协再次出实招,帮助解决建设过程中的疑难杂症。

在区政协的组织下,针对基层治理难题展开现场协商,形成了由3家镇党委牵头,整合8名政协委员,及长乐、高石等村的八长(网格长+驻村警长+河长+林长+路长+五老会长+村长+小组长)力量,形成“1+8”社会资源,分网格、进社入户做群众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推进五治(政治、德治、自治、法治、智治)融合发展,为园区建设提供群众基础。

为解决水利建设问题,区政协召开“有事来协商 安心好商量”协商议事会,妥善解决地热园区杨家河水库提灌站功率低、管道铺设进度慢、站点无人管护、收费标准不一等问题,既保障了群众利益、又加快了园区建设步伐。

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时,土地整治切断了部分水源,群众生产生活用水补给不足,区政协委员陈克兰和三家镇一起对接区城管执法局,每天送水60余吨,解决群众用水问题。

为解决劳动力不足、农作物收获慢、影响宜机化改造进度的问题,区政协委员刘颖牵头组建三家镇青年突击队,帮助群众收获小麦70余亩、油菜60余亩、水稻110亩。

据不完全统计,在地热园区建设过程中,区政协委员到园区开展履职活动270余人次,帮助解决群众问题80余件次。在广大委员的倾力协助下,安居区整合人才、人脉、项目等各项资源聚力攻坚,仅用了100天就建成了全国首批低碳地热现代农业园区,并成功承办今年四川省地热综合利用现场会,为地热园区建设提供了持续动能。

目前,地热园区已经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宜机化改造、设施渔业中心、烘干中心建设,创新形成“地热能+发电+烘干+养鱼+育秧”等模式,帮助省四星级园区(三家大米园区)发展水稻5万亩、稻渔共生2.5万亩、再生稻2万亩,创造经济价值2.7亿元,实现企业增收、集体壮大、群众增收,为川渝毗邻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了新的致富路。

“地热农业未来可期!”接受采访时,区政协主席田斌对安居建设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信心十足。